自由软件 1991年,李纳斯。托沃兹在互联网上发布了Linux操作系统,引起了人们对自由软件的注目。 “自由软件”的发展是基于资源共享的理论,“信息……应该为所有致力于不断改良这一系统(事物)的人自由和不受阻碍地获得,并且,在此资源开放共享条件下所获得的进步成果,也应该实现共享。这一如今已被应用于更为广大的合作领域的理念,其实正是支持几个世纪以来的科学研究发展的基本准则。人们也有理由把它作为一个合作框架,将有潜力成为人们创造出各种‘最好’的东西的基础:最好的法律、最好的规划、最好的歌剧等。” 自由软件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一定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又会对建筑设计产生什么作用? 由“自由软件”而“自由设计” 建筑的变革源于文化的变革,文化的变革源于社会的变革,社会的变革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协调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引起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巨大变革的改革开放应该作为当代中国建筑的起点。 “社会主义的事业首先是一项文化工程”,经济的复苏必须和文化的复苏相伴而行。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一代人,多少可以从父母的身上感受到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所带来的滞后了的影响。首先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促使新的消费观念的形成,人们崇尚新潮的、现代的生活。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消费指导,致使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和大众文化在向流俗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体现在建筑上,明显的趋势是各地千篇一律的“样板房”大量兴建,既缺乏对传统进行有效的继承和保护,建筑设计也不具有创新精神;在政治目的的趋使下一味攀比数量和规模,却不重视设计和建设的质量。在这种背景下,大量的乡土建筑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缺乏美感而且不注重实用的,用马赛克和玻璃拼装起来的东西。这一现象在中小型城市,特别是数量众多的小城镇的建设项目中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一方面是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能够对常驻居民产生影响的项目得不到有效的具有专业水准的规划和设计,甚至只是专家的一点建议也不可得;另一方面,为数众多的年轻设计人员,特别是广大的在校大学生缺乏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主观能动性和设计创新的潜力得不到发挥。尽管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竞赛不断涌现,可是从根本上讲,这种设计竞赛对设计者的整体设计水平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两方面的作用都微乎其微,关键的问题是:所有这些各自为政的设计竞赛都只是一种短期行为,昙花一现,既缺乏相互的联系,也没有在时间上得以延续,这就是这些竞赛的初衷都得不到实现的症结所在。 要想真正实现整体设计水平的提高和从根本细微之处提高生活质量,如何改变这种设计的现状将变得尤为关键。我们需要发展一套新的建筑设计的方式进行支持,在此背景下,我们倡导“自由建筑设计”。 |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