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与大家一起复习(讨论)世界建筑史 第一部分:建筑起源世界史 一。原始社会-混沌的空间 人类历史的大约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是在原始的蒙昧与洪荒时代度过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对人类建筑空间的理解与认识,大约不能不对人类原初时代的空间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有所了解。 1。空间的启蒙 人类文化的原初阶段,对于环境自身的外在空间的认识与理解处于一种混沌与朦胧的状态。在一个相当长的日期内,原始人不清楚自己的所在,不理解何以所载,何以所复,没有空间方位的概念,没有上下左右的区分,人们赖以栖身的巢穴或岩洞,也只是一个直觉的存在。 原始人对外在空间的最早感觉,是从对外在自然现象的观察与理解中获得的。首先,给以原始人最深刻印象的,恐怕就是太阳的朝起夕落。广泛存在于各民族文化中的基于太阳崇拜,生殖崇拜之上的早期神话与原始巫术,隐蕴了人类对于外在空间感觉的最初冲动。 早期人类文化中,有许多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岩画,彩陶是与日月与生殖器有关的。 太阳崇拜 ![]() |
全部评论10
-
bhrkfdp7 2013-10-2 16:32:10
另外,建造房屋的时候,需要砍伐树林。而砍树在原始时代,绝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必须经过一系列巫术礼仪,以取得超自然力的默许,“允许他们砍树,这时巨大的树干倒下来,就不会压着任何人,……”反之,则会发生不幸事故。古印度的吠陀经典中,就有由祭司主持砍伐用来制作“献祭木”的树木的巫术礼仪的记载。
其实,在原始人的观念之中,房屋本身的存在,也很可能并不是一开始就供之居住的,而是与一定的神秘力量相关联的,比如在许多文化的原始穴居中,如西亚的史前遗址、爱琴文化的聚落遗址以及在中国西南一些原始民族的村寨中,往往在室内中央设一个火塘。古代爱琴聚落大房子中的火塘,还是一个昼夜由卫士守护的圣物,并被称之为Hearth,其中隐蕴了“大地中心”(Heart of Earth)的内涵。因而,这火塘就具有了某种神圣的意义,或者说与某种神秘的宇宙力量相联属的。同时,也就赋予了建筑物本身以某种神秘的内涵。
因此,最早的房屋很可能是供神灵居住的,与巨石建筑一样是用于祭祀或巫术礼仪活动的。而人类自己,在没有能力建筑较大的建筑空间时,往往会利用山岩间发现的洞穴。人们在洞穴中支起火塘,并在洞穴深处的石壁上,绘上各种动物形象的岩画。于是,一座为史前猎人们生活起居,及进行狩猎前的巫术礼仪活动而设的具有建筑意味的空间,就创造出来了。在法国、西班牙、环地中海的北非、西亚甚至南非地区,都曾发现有这种绘有动物岩画的史前洞穴。
即使是这些岩画本身,对尚处于蒙昧状态的原始人而言,也不是原始艺术家们的纯然创造,而是某种超自然力作用的结果。原始艺术家是一个术士,他的图画具有符咒的全部功效,是一种妖术。在原始人看来,原始绘画,同原始的舞蹈一样,是一种巫术行为,是超自然力通过原始画家之手,以展示其自身的神秘力量的。
在绘画中,艺术家——术士,必须进入一种入定状态,思想高度集中,使自己的灵魂成为“空白”,然后唤起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他与野牛、猛犸象、马或鹿合二为一,直到被动物本身的灵魂所占有。于是,便能够在洞穴的岩壁上描画动物的形象。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测性的结论:亦即,真正的创作者—(原始人在观念中认为)—是超自然力本身,在这里,实际上所涉及到的,是艺术的“天启性”的问题。即将艺术的起源归之于原始人所相信的某种超自然力的创造。而原始建筑师,或许就是一个巫师,在他感觉没有得到超自然力—神灵的默许之时,是不会有任何作为的。而一旦当他相信所谓超自然的神力,在他胸中涌动,并给他以种种的隐喻和暗示之后,建筑的建造过程,也就循着超自然力—神灵—启示的方向,顺利地开展并完成。因此,在原始人看来,建筑也应归于某种“天启”的产物。
-
1itg6qq 2013-10-2 16:32:11
二。奴隶制社会的建筑
1。古代埃及的建筑
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在这里产生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念性建筑物。
埃及的领土包括上下埃及两部分。上埃及是尼罗河中游峡谷,下埃及是河口三角洲。
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埃及成为统一的奴隶制帝国,埃及的奴隶主直接从氏族贵族演化出来,民族公社没有完全破坏,公社成员受奴隶主奴役,地位同奴隶相差无几。因此国家机器特别横暴,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皇帝专制制度。有很发达的宗教为这种政权服务,产生了强大的祭司阶层。皇帝的宫殿、陵墓以及庙宇因此成了主要的建筑物,它们追求镇慑人心的艺术力量。
古埃及建筑史的三个主要时期:
第一、古王国时期 公元前三千纪.这时候 氏族公社的成员还是主要劳动力,庞大的金字塔就是他们建造的。反映着原始的拜物教,纪念性建筑物是单纯而开廓的。
第二、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18世纪。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出现了一些有经济意义的城市。新宗教形成了,从皇帝的祀庙脱胎出来神庙的基本型制。
第三、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这是古埃及最强大的时期,频繁的远征掠夺来大量的财富和奴隶。奴隶是建筑工程的主要劳动者。最重要的建筑物是神庙,它们力求神秘和威压的气氛。
-
6xi15p9 2013-10-2 16:32:11
1)石建筑的能工巧匠
尼罗河两岸缺少良好的建筑木材,古埃及劳动者使用棕榈木、芦苇、纸草、粘土和土坯建造房屋,并且至迟在古王国时期,已经会烧制砖头,会用砖砌筑拱券。大约因为难得燃料,难得大材来制作模架,所以砖和拱券结构没有重大发展。
石头是埃及主要的自然富源,劳动人民以异常精巧的手艺用石头制造生产工具,日用家具,器皿,甚至极其细致的装饰品。早在用石头做工具的时候,公元前四千纪,就会用光滑的大块花岗石板铺地面。公元前三千纪之初,皇帝的陵墓和神庙就用石材建造了。古王国时期大量极其巨大的纪念性建筑物,砌筑得严丝合缝,在没有风化的地方,至今连刀片都插不进去。哈弗拉皇帝的祀庙的入口处,有块石材长达5.45米,重达42000公斤。中王国时期,青铜工具还不多,却用整块石材制作了许多几十米高的方尖碑,最高的竞达52米,细长比大致为1∶10。新王国时期的神庙中,有些石梁的长度已经超过9米,而柱子竟有高达21米左右的。
在这些坚硬的花岗石上,古埃及的劳动者早在主要用石质工具的时期,就刻下了大量的浮雕,用巨大的雕像装饰纪念性建筑物。不仅在石材上雕出用木材或纸草的柱子模样,甚至逼真地刻出编织的苇箔的模样来。
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方位和水平的准确,几何形状的精确都很惊人,误差几乎等于零。在库富金字塔大墓室的门口安置了五十多吨重的大石块,在神庙大门前竖立二、三十米高的修长方尖碑,在神庙主殿里架设好几十吨重的石梁,都是起重运输技术上的重大成就。
-
k1145vy 2013-10-2 16:32:12
3)多层金字塔的演化
陵墓模仿住宅和宫殿,是因为一方面人们只能根据日常生活来设想死后的生活,另一方面,人们只能从熟悉的住宅为蓝本,探索其他各种建筑物的型制和形式。
后来,皇帝的陵墓渐渐改变了型制。因为原始的宗教不能满足皇帝专制制度的需要,必须制造出对皇帝本人的崇拜来。这就必须把他们的陵墓发展为纪念性的建筑物,而不仅仅是死后的住所。于是,第一王朝皇帝乃伯特卡(Nedetka)在萨卡拉的陵墓,就在祭祀厅堂之上造了九层砖砌的台基,向高处发展的集中式纪念性构图萌芽了。
到了古王国时期,随着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和强盛,越来越刻意制造对皇帝的崇拜,用永久性的材料——-石头,建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陵墓,最后形成了金字塔。
-
2cvch8 2013-10-2 16:32:13
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
第一座石头的金字塔是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大约造于公元前三千年,它的基底东西长126米,南北长106米,高约60米。它是台阶形的,分为6层。周围有庙宇,整个建筑群占地约547×278米。
但是,昭赛尔金字塔的祭祀厅堂,围墙和其他附属建筑物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束缚,它们依然模拟用木材和芦苇造的宫殿,用石材刻出那种宫殿建筑的种种细节,不过,这做法也有一定的艺术效果,它们的纤细华丽把金字塔映衬得更端重,单纯,纪念性吏强。
昭赛尔金字塔建筑群的入口在围墙东南角,从这里进入一个狭长的、黑暗的甬道,走出甬道,就是院子,明亮的天空和金字塔同时呈现在眼前。这个建筑处理的用意在造成从现世走到了冥界的假象。而死后有皇帝仍然在冥界统治着。光线的明暗和空间的开阖的强烈对比,同时震撼着人们的心,着力渲染皇帝的“神性”。
麦登金字塔 (Pyramid at Meydum)建于第三王朝末朝,塔底边144.5米见方,高约90米,塔身下部斜度呈51°。
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
麦登金字塔
-
6k7fgt0 2013-10-2 16:32:14
达舒尔金字塔 (Pyramid at Pahshur)
建于公元前2723年。塔底边187米见方,高约102米。塔身下部斜度呈43°,上部斜度呈54°15′。
吉萨金字塔群
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在三角洲的吉萨(Giza),造了三座大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大金字塔,在今开罗近郊,主要由大金字塔(Khufu)、哈夫拉金字塔(Khafra)、孟卡拉金字塔(Menkaura)及大狮身人面像(Great Sphinx)组成。周围还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大者。形体呈立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塔原高146.4米,现为137米,底边各长230.6米,占地5.3公顷,用230余万块平均需约2.5吨的石块干砌而成。塔身斜度呈51°52′,表面原有一层磨光的石灰岩贴面,今已剥落,入口在北面地17米高处,通过长甬道与上、中、下三墓室相连,处于皇后墓室与法老墓室之间的甬道高8.5米,宽2.1米,法老墓室有二条通向塔外的管道,室内摆放着盛有木乃伊的石棺,地下墓室可能是存放殉葬品之处。这座灰白色的人工大山,以蔚兰天空为背景,屹立在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漠上,是千百万奴隶在极其原始的条件下的劳动与智慧结晶。
达舒尔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群
-
nux6x28 2013-10-2 16:32:14
4)峡谷里的陵墓
中王国时期,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Thebes),峡谷窄狭,两侧悬崖峭壁。在这里,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完全不适合了。皇帝们仿效当地贵族的传统,大多在山岩上凿石窟作为陵墓。于是,就利用原始拜物教中的山岩崇拜来神化皇帝。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陵墓的新格局是:祭祀的厅堂成了陵墓建筑的主体,扩展为规模宏大的祀庙。它造在悬崖之前,按纵深系列布局,最后一进是凿在悬崖里的石窟,作为圣堂。整个悬崖被巧妙地组织到陵墓的外部形象中来,它们起着金字塔起过的作用。
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大约公元前二千年,在戴尔——埃尔——巴哈利造的曼都赫特普三世的墓,开创了新的型制。一进墓区的大门,是一条两侧密排着狮身人首像的石板路,长约1200米。然后是一个大广场,它当中沿道路两侧排着皇帝的雕像。由长长的坡道登上一层坪台,坪台前缘的壁前镶着柱廊。坪台中央有一座不大的金字塔,它正面和两侧造着柱廊。它后面是一个院落,四面有柱廊环绕。再后面是一座有80棵柱子的大厅,由它进入小小的圣堂,是凿在山岩里的。
当然,原始人对太阳更多的还是敬畏和崇拜。于是便出现了为举行献祭仪式而建造的祭坛,祭坛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建造物之一。献祭活动则反映了人类最初对世界的理解。
最早的献祭活动是以人为牺牲的。早期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可能分成以下几种类型:一、世界生于卵;二、世界由原人的身体,或被众神所残杀的某类拟人灵体的尸体骸演化而成;三、世界由创世神逐一缔造或相继出生而成。
例如三国以来渐次出现在中国典籍中的神话创世故事“盘古开天辟地”,盘古生于浑沌如鸡卵的太古时代。随着盘古的日渐生长,世界渐由盘古的身体发肤形成。古代巴比伦神话中,恩利尔和马尔都克殛杀女性灵体提亚玛特,分解其尸,以上半造天宇和星辰,以下关造大地与动植物。
可以猜想,无论由卵,或由类人灵体生成的世界,都与原始人对卵或人体的神秘生育与生长的力量的了解与崇拜,有所关联。
在无数次的献祭过程中,作为祭品的牺牲,包括人体的各个部分,与所为之奉献诸自然神(自然万物)之间,便逐渐建立了一种神秘的一一对应关系。而这一次次献祭仪式则成了原初人类最重要的营造活动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