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贝聿铭事务所的作品 

2013-10-02 12:00 发布

聿铭,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在国际学术界被公认为现代派建筑代表人物。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东,1935年赴美留学,1955年在美国创办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1985年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研究院院士。曾获里根总统授予的美国“国家艺术奖”、密特朗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布什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其设计作品曾获“普茨克奖”。[摩天建筑图书网 http://www.motibook.com ]

建筑大师贝聿铭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也许有人会说,建筑是科学,为何与艺术并列?但是世界建筑界人士都知道,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於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聿铭自己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摩天建筑图书网 http://www.motibook.com ]


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10

  • pl6forfg
    pl6forfg 2013-10-2 12:00:53
    1960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摩天建筑图书网 http://www.motibook.com ]

    在他的建筑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之际,他的注意力逐渐从都市改建和重建计划逐步转移到巨型公共建筑物的设计。60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可以说是他从事公共建筑物设计的开始。该中心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美国《新闻周刊》曾刊登它的照片,称贝聿铭的设计是“突破性的设计”。[摩天建筑图书网 http://www.motibook.com ]


  • bhrkfdp7
    bhrkfdp7 2013-10-2 12:00:54
    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
    1978年,他谢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到远离市区的香山设计香山饭店。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后,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摩天建筑图书网 http://www.motibook.com ]

    1984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70层楼、高100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最早创办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摩天建筑图书网 http://www.motibook.com ]


  • p64iyb2k
    p64iyb2k 2013-10-2 12:00:54
    ——【贝聿铭生平】——

    www.SonicChat.com

    1917年 4月26日出生在广州,父亲贝祖贻是中国的金融界巨子。
    1919年 父亲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举家迁居香港。
    1927年 全家自香港搬家回上海,就读于上海青年会中学。
    1935年 赴美国宾州费城宾州大学攻读建筑。
    1936年 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住在353Massachuetts Ave.
    1940年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在校时曾获Alpha Rho Chi奖,美国建筑师学会奖旅行奖学金。
    1941年 在波士顿史威工程公司的混凝土设计部门工作。
    1942年 与陆书华结婚。
    1943年 在国防研究委员会工作。
    1945年 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 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一职至1948年止。
    1946年 获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 毕业后在波士顿Hugh Stubbins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工作。
    1948年 赴纽约,担任威奈公司的建筑主管,直至1955年方离职。
    1951年 获哈佛大学旅行奖学金,至希腊,意大昨,法国与英国旅行。
    1954年 2月贝聿铭来台勘察台中东海大学地形。
    1955年 在纽约市Polo Grounds宣誓归化为美国公民,成立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I.M.PEI%ASSOCIATES)
    1956年 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教育客座委员至1959年止。
    1958年 担任联邦住宅署委员至1960年止。
    1959年 位在非金属罗拉多州丹佛市的里高中心,荣获美国建筑学会奖,这是贝氏获得的第一个建筑奖。
    1960年 8月时与威奈公司终止专属建筑师之关系。
    1961年 荣获美国文艺学院院士建筑纪念奖。
    1963年 4月时被选为美国设计院中的仲会员,荣获美国建筑师学会纽约分会荣誉奖。11月贝氏为路思义教堂落成访台,在东海大学建筑系演讲“现代建筑之动向”。德州休士顿莱斯大学创校五十周年纪念,推崇他在住宅设计方面之贡献。贝氏被推选为“民众建筑师”。
    1964年 荣任美国建筑师学会院。1月贝氏访台。3月6日至3月28日,路州大学举办贝氏作品展,展出作品十四件,担任美国建筑师学会年度建筑奖评审委员。
    1966年 事务所改组为I。M。PEI&ampartners,合伙的建筑师为雷纳德与考柏等。担任全美人文委员会委员,至1970年卸任。
    1967年 膺任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担任纽约市都市设计委员一职至1972年止。
    1968年 7月9日台湾省建筑学会台北市建筑师公会,台湾省建筑师公会,台北市建筑艺术学会共同在国宾饭店举行茶会,欢迎贝氏来台。贝氏于11月13日至11月16日之间回台,为日本万国博览会中国馆,与中国馆设计小组共同呈现设计成果。贝氏建筑师事务所获得该年美国建筑师学会最佳事务所奖。
    1970年 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宾州大学颁予荣誉博士。获波士顿国际学院金门奖,担任美国建筑师学会年度建筑奖评审委员。
    1972年 纽约都市俱乐部的纽约奖。
    1973年 荣获纽约都市俱乐部的纽约奖。
    1974年 4月与美国建筑师学会,一行十五人访问大陆。
    1975年 荣任美国学院院士。
    1976年 日本《A+U》杂志1月刊行贝氏作品特集。荣获杰佛逊建筑奖,同时在维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举行小型建筑展。
    1978年 荣任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院长,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建筑师担任此职,任期两年。
    获Renssselaler Polytechnic Institute荣誉艺术博士学位。
    1978年 荣获美国室内设计协会Elsie de Wolfe奖。10月中国大陆邀请贝氏为开发暨都市计划顾问,此为贝氏离开中国43年后,第二回大陆。11月号雄狮美术月刊,座谈会“I。M。PEI”。12月23日在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演讲,这是贝氏第三次回大陆。
    1979年 荣获美国建筑师学会最高荣誉的金奖。1月4日至2月6日在华府举办国家艺廊东厢建筑图展。膺任罗德岛设计学院士。
    1981年 担任美国艺术委员会会员至1984年止。荣获美国国家艺术俱乐部荣誉金奖。纽约市府颁予文化艺术奖章。荣获全美专业会社金质章。贝氏建筑师事务所荣获布兰载大学艺术奖。获法国建筑学院奖章。
    1982年 全美58位建筑系院主管票选贝氏为最佳建筑师。日本“Space Design”杂志6月刊得贝氏专辑。
    1983年 荣获建筑界至高无上的第五届普利兹建筑奖。上海同济大学授予荣誉教授。
    1985年 当选法国学院海外院士。贝氏建筑师事务荣获芝加哥建筑奖。回中国参加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周年纪念。
    1986年 7月4日获美国自由奖章。担任波士顿美术馆顾问。获法国文艺奖章。
    1988年 Espuire中文版于秋季在香港发行,创刊号封面人物贝氏建筑师。美国《前卫建筑杂志》读者意见调查,贝氏被以认是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第一本贝氏作品专书,由法国Hazan出版社发行,全书以法文印行。获法国荣誉奖。
    1989年 9月8日至11月29日,达拉斯美术馆为志庆麦耶音乐中心启用,特举办小型贝氏作品展。9月1日贝氏建筑师事务所改组贝氏Pei Cobb Freed&ampartners Architects,简称PCF。10月27日荣获日本艺术协会的“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赏”。11月至广西为中国银行庭园挑选用石。
    1990年 1月关闭在达拉斯的分事务所。美国建筑师学会刊物Architecture于2月刊出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Portfolio.王天锡所著《贝聿铭》,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魏卡特所著的I.M.Pei-A Profile in Ameican Architecture一书问世。此为第一本有关贝氏的英文专书。3月22日香港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5月5日贝氏与李政道、马友友等华裔美人在纽约成立“百人委员会”,为华裔争取权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颁予金奖。获美国政府自由奖章。
    1991年 1月1日贝氏宣布退休,PCF由柯析与新生代主掌负责。可伯特基金会颁予优秀首奖。
    1993年 11月28日法国总统密特朗在罗浮宫开馆两百周年纪念会上,颁予获“荣誉军团司令勋章”。 Pamela Dell"I.M.PEI-Design of Dreams"由芝加哥Childrens Press出版。荣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荣誉院士。
    1994年 3月与“百人委员会”团员一行二十人,访问中国大陆。
    1995年 Aileen Reid 所著“I.M.Pei”由纽约Crescent Books出版。Michael Cannell著“I.M. Pei-Mandarin of Modernism”由纽约Carol Southern Books出版。
    1996年 萧美惠译Michael Cannel的著作,"I.M.Pei-Mandarin of Modernism",出版“贝聿铭现代主义泰斗”中文版,由台北智库文化出版。


  • oqu0epo
    oqu0epo 2013-10-2 12:00:55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贝氏建筑师事务所中,有一半以上的职员对电脑十分精通,这就使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成为了可能。从他们的图纸中,可以体会到电脑所起的关键性作用。
    AutoCADR12的使用并算不上世界领先,但他们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图纸大、小样合一,不存在节点大样与图纸对不上的问题。图纸中大量使用“Xref.(外部引用)”,使大、小样都引自共同的源文件,这样就大大节省了较对图纸所花费的时间。比如1:200的平面,各个核心筒从分别的核心筒平面中引用,核心筒平面中包括了楼梯、电梯、卫生间,所以要把一些过于细节化的图层关掉。至于楼梯、电梯、卫生间的详图,也引自核心筒平面。这样一来,如果要做什么改动,只修改核心筒平面就行了,由于所应用的Xref.由即时更新的特点,1:200的平面及详图不经修改,自己更新。于是,许多重复的工作量就可以节省了。Xref.的应用常常使一张图的图层多达二百多层,对于不熟悉的人应用起来困难很大。另外,象属性、纸空间、模型空间这些我们平时不太使用的命令,在贝氏的图纸中也经常使到,确实带来了不少方便。

    还必须提到的,就是网络的使用。在中银大厦的设计过程中,无论是国际互联网,还是各单位、事务所的局域网,都为大规模的协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办公效率大幅度提高,带来的是极高的设计质量。

    建筑师全面的业务
    在中银大厦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师承担的是“设总”的角色,他们的业务非常全面。美国建筑师学会(A.I.A.)将建筑设计过程分成八个主要阶段,建筑师的正常业务包括方案设计、设计发展或详细设计(DesignDevelop)、施工文件(Construction)、招投标及施工合同管理等五个阶段。 在施工图阶段,建筑师对所有的细节都要进行深入的推敲、比较。在施工过程中对选材极其严格,要实地考察生产厂家的设备、能力,以确保设计意图的完美实现,不轻易被工期、材料等因素所左右。[摩天建筑图书网 http://www.motibook.com ]

    在中银大厦的设计中,所有非承重墙采用的是混凝土砌块轻墙,美国的做法与中国的大不一样。在美国,标准做法是砌完砌块之后直接做喷涂,而不用作抹灰层。这是因为在美国,厂家生产出来的混凝土砌块尺寸非常精确一致,而且施工精度很高,并且用一种专门的封条把砌块之间的缝隙填上。这样,在上面直接做喷涂,也可以保证表面的平整。而国内的砌块,经贝氏考察之后,认为是非常粗糙、并且尺寸不规则的。所以砌筑完成之后,必须进行抹灰。这样一来,对砌筑时的施工精度要求也就不用很高。为了确保墙面的平整度、光滑度同样达到要求,贝氏要用中国的实际材料做足尺的模型,来研究具体的做法。在施工的选材中,贝氏要求进行国际招标。每一项招标要至少允许三个以上厂家进行投标,以形成竞争的环境。而且参加投标的厂家要递交由实际材料制作的大比尺模型,以便贝氏进行比较、研究
    对于许多应交由厂家去完成的地方,贝氏也都做了深入的考虑。比如电梯,为了体现建筑师的意图,贝氏为此绘制了许多详图。对于人们接触最多的按钮,甚至作了1:1的详图。为了消除电梯外表镜面不锈钢板转角处的园角,获得挺直的效果,不锈钢板的厚度是一般电梯的十倍。这样一来,电梯两扇门可以做到严丝合缝,它们之间的黑缝就消除了。 对于施工中的细节情况,贝氏都做了详考虑到旗杆的长度,应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运输;在运输中应做怎样的包装;到工地后如不能马上施工,应怎样安放;在工地放置超过多少天之后,包装有可能损坏,又要如何处理……[摩天建筑图书网 http://www.motibook.com ]

    中银大厦的暖通、给排水、以及电器、消防等设备比较复杂,而且贝氏对工程要求很高,所有的洞一律预留,不能出现结构、建筑施工完毕,再凿洞的现象。建筑师为了协调同其它专业的关系,所有的设备留洞都要亲手画一遍,出一套专门的留洞图,以避免建筑和设备以及设备各专业之间发生冲突
    建筑师对待结构也一样,他们常常把应该在结构图中表达的东西画到建筑图中,以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并确保它们的一致。建筑师对结构工程师的积极配合,换来的是结构对建筑更好的配合。
    正是这一系列的努力,才能够确保建筑师意图的完美实现。[摩天建筑图书网 http://www.motibook.com ]

    建筑与结构

    在贝氏的设计中,结构技术的含量一贯极高。以中银大厦为例,无论是面阔54米的入口,十一层的空中接待大厅,还是锥形逐渐向上收分的银行营业大厅,都是借助结构的非凡表现来达到撼人的艺术效果。贝氏在设计时,常常是在方案构思阶段,就把与他合作的结构工程师找来,与他们讨论构思的可能性。结构工程师从它的方案中寻求灵感,新型的结构体系往往在这一阶段产生;同时,他也为建筑师提供结构上的可能性,挖掘结构上的潜力。所以,贝氏的设计总是能如此充分的利用结构、表现结构

    在中银大厦的设计中,贝氏采用了严格的模数制,所有的模数都基于装修,所以在设计中采用了以建筑面作为设计面,结构后退这样一个方式:主要空间的轴线都与装修线对齐,而与结构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
    这样一来,建筑的图纸可以画得十分漂亮,但结构的图纸看起来却十分别扭:轴线与装修线相齐,与结构总是差着一个很小的距离。为此,结构工程师不知要付出多几倍的工作量。而以往我们的做法都是以结构的中线作为轴线定位的。


  • lj1vpumq
    lj1vpumq 2013-10-2 12:00:55
    .


  • bin2ovlf
    bin2ovlf 2013-10-2 12:00:56
    .


  • d48ysi9
    d48ysi9 2013-10-2 12:00:56
    .


  • 5k07porc
    5k07porc 2013-10-2 12:00:57
    .


  • k1145vy
    k1145vy 2013-10-2 12:00:57
    .


12下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