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编委会换届暨第7届编委会成立会议在故宫召开 | 学报新闻 

2017-01-16 14:40 发布

959 0 0
                                                                                                
6717600cb3f54ef90f2c189fb6fd31dd.jpg
▲ 与会人员合影(摄影:张广源)
2017年1月11日,《建筑学报》编委会换届暨第7届编委会成立会议在紫禁城内建福宫敬胜斋召开。
住宅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第7届编委会名誉主任黄艳,故宫博物院院长、第7届编委会顾问单霁翔,中国工程院院士、第7届编委会顾问马国馨,顾问黄星元以及编委会其他成员王建国、王骏阳、王辉、孙一民、朱小地、刘东卫、朱剑飞、庄惟敏、邵韦平、张伶伶、沈迪、张颀、李振宇、张雷、张鹏举、孟建民、周恺、赵元超、柳亦春、顾大庆、钱方、常青、崔愷、曹嘉明、韩冬青参加了会议。

9709587173edf6adcdbd9e17c371e75c.jpg
▲ 与会人员合影(摄影:张广源)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代表《建筑学报》的主办方致辞并对与会的编委会成员表示感谢,他说:在故宫这个特殊的场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今天为中国建筑界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杂志《建筑学报》大家坐在一起,实际上也是在为我们国家建筑界发展的相关问题和方向进行讨论。
单霁翔院长对各位编委会成员来故宫博物院参加会议表示欢迎,同时与大家分享了一组十分有趣的数字。他说:“5年前的今天也是我正式带着故宫胸牌来上班的第一天;1954年《建筑学报》创刊,我出生也在这一年,从读大学开始到今天,都是从学报上了解众多研究者的成果;今天受聘学报编委会,任期到2020年,届时,也是这座紫禁城600岁的生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壮美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 谈到学报,他表示,看到今天编委会的阵容,他对学报未来的发展是有充分信心的。他希望学报今后能够更多地关注建筑界年轻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因为这一代年轻人是有国际视野和先进理念的一代人。他说:“前一阵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关注最多的就是18~22岁的年轻人,占了总人数的70%多,豆瓣给的评分是9.4分,超过了当时的热播电视剧《琅邪榜》。有意思的是,之后报名要来故宫修文物的人特别多,我们的体会是,汇聚人才是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黄艳副部长充分肯定了《建筑学报》一直以来在建筑界起到的重要作用,她说:“我是学建筑学出身,但毕业后一直做规划,后来成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我特别关注建筑学会和《建筑学报》,因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沟通平台,能够为探索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方向发挥作用。我看了一下编委会人员名单,大家都是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非常大。刚才修龙理事长、单院长都提到了,今后中国建筑界的走向,我们这代人负有很关键的责任。”
黄艳副部长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希望大家从几个关系中深入思考和反思。她说:“第一,要思考建筑创作及理论探索与落实国家大政方针之间的关系。第二,要思考我们的行业发展与时代以及世界发展脉络间的关系。第三,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建筑学报最近有几期非常好,挖掘了实践中有价值的工作和探索,然后对这些实践进行理论化的诠释,释放出理论意义上的启发,很有意义。第四,要思考建筑创作的专业性认识和大众的社会理解之间的关系。第五,要思考建筑设计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跨领域关系。建筑设计学科不应该封闭在一个笼子里,我们需要搭建一个开发的平台,让更多的人理解建筑学,让更多的人帮助建筑创作健康地发展。建筑场所的营造其实是一个综合的社会性学科,其过程越来越和社会治理相关联。”黄艳副部长最后抛出了两个问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实践中认真讨论,寻求答案。其一,如何建构起有序有效的建筑设计的基本链条和设计行业的良性制度;其二,怎样搭建一个建筑设计和创作的评价、倡导、批评的权威平台,把正确的价值导向,好的建筑创作展示出来。
作为第6届编委会主任,马国馨院士认为第7届编委会的成立虽然拖了较长时间,但今天编委会换届恰逢好的发展时机,应该是正当其时。马院士说:“学报是中国建筑行业最重要的杂志,应该作为我们国家建筑界走向世界的非常重要的窗口,希望学报推出英文版,把中国的建筑师,中国的设计创作推向世界。希望新编委会成立后,把学报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会议期间,第7届编委会主任庄惟敏主持讨论了编委会章程,新任主编崔愷回顾了学报近几年来的总体发展和今后的重要计划、重点选题,与会编委们则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学报的办刊宗旨、发展潜力和努力的方向;最后,新任执行主编黄居正代表学报执行团队表示,将会把编委提到的在实践以及学术层面,在价值观引导层面,在学术性、规范性、国际化以及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的要求融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建筑学报》第7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顾问: 宋春华  张锦秋  何镜堂  马国馨  郑时龄  单霁翔  黄星元名誉主任:黄艳主任:庄惟敏副主任:朱小地  韩冬青主编:崔愷委员:(以下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建国  王俊雄  王骏阳  王辉  王澍  孙一民  朱小地  刘东卫  刘克成  朱剑飞  庄惟敏  邵韦平  李兴钢  张伶伶  沈迪  张颀  李振宇 张雷  张鹏举  孟建民  周恺  赵元超  柳亦春  顾大庆  钱方  常青  梅洪元  黄艳  崔愷  曹嘉明  韩冬青  赖德霖
编委会会议综述
9e44b44008e6f06b53eeb3c138498489.jpg
▲ 与会人员(摄影:张广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报》主编崔愷回顾了近年来《建筑学报》的总体发展,强调杂志始终秉承“综合性、权威性、专业性”的办刊宗旨,恪守思想性、学术性、规范性三者并重的取稿标准,严把稿件的质量关,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做好每一期杂志;并以2015年、2016年的《建筑学报》为例,向编委会简要陈述了杂志的编辑理念、编辑方针,介绍了杂志的栏目设置、主题内容和关注方向;同时,向编委会汇报了2017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编辑部的选题计划和工作目标,希望本届编委会能搭建起一个代表中国建筑理论和创作实践界最高水平的平台,以此带动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促进建筑理论和创作水平的提高,挖掘和培养更多新的建筑学人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新一届编委会主任庄惟敏宣读了《建筑学报》第7届编辑委员会章程的草案,并认为一本杂志质量的好坏可能取决于编辑部,但是杂志的品味和品格体现的则是编委们的水平,从这一独特的角度阐明了编委会以及各位编委的重大责任。编委们不仅就章程中编委会的性质与任务、组织原则、职责与工作方法等相关内容提出了不少有益的修改意见,而且就《建筑学报》今后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以及具体的方法、措施等各个层面建言献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由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辈建筑学家创刊于1954年的《建筑学报》,虽几经停刊、复刊,但于1973年第四次复刊后至今,未有间断,现已连续出版至579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本建筑期刊。编委们认为,前辈们筚路蓝缕,艰难开创的这份杂志,记录了沉甸甸的历史,翻阅历年来出版的《建筑学报》,几乎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史,它伴随着一代代建筑学人的成长,反映了一批又一批中国建筑学人辛勤劳动结成的硕果。由于《建筑学报》60余年来形成的历史地位,起到的历史作用,它不仅担当着记录中国建筑各历史发展阶段的重任,也是传播中国建筑学术、思想和价值观引导的重要平台;它不仅是学界从业人员相互讨论、传扬理念的空间场所,也是政府和专业领域相互传递信息的重要通道。政府针对建筑行业制定的大政方针,如何体现在建筑理论层面,如何落实到具体创作实践中去,《建筑学报》理应承担起沟通传导的管道作用。
编委们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建筑学必须有融入到国际建筑学整体发展格局之中的胸怀和自觉意识。因此,作为中国建筑学会的一本学刊,《建筑学报》在内容上,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提高对国际建筑领域中发生的事件、重要话题的敏感度,并对之作出快速的回应;同时,又要把国内一批优秀学者、建筑师推向世界。编委们建议,为了逾越语言上的障碍,目前学报每期做成双语确实有难度,但可以考虑一年出版一期中英文双语的增刊,把当年度评选出的学会年度优秀建筑作品和学报上发表的优秀论文,译成英语,代表中国推向世界,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建筑一个不可或缺的窗口。
《建筑学报》是一本综合性的刊物,内容中有相当篇幅的创作实践类作品的报道,那么,在前沿探索性的作品与批量生产的大众型工程实践之间,是否应该有一个恰当的比例,因为只有批量生产的大众型工程质量的提高才会切实改变城市乃至国家的整体面貌;同时,《建筑学报》也担负着建筑理论与思想探索的历史责任,每期中也刊出不少有深度的理论研究类文章,因此如何在工程实践与学术探讨的两者之间取得平衡,与会编委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建筑批评对建筑创作的繁荣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已经成为建筑界的共识,但遗憾的是,批评在中文的语境中总是被不恰当的理解。为了推动建筑批评的健康发展,编委们强调需要一个公开、公平的媒体平台,《建筑学报》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角色。在学报所做的实践作品的报道内容中,编委们认为,不仅要有基本的项目信息,提供准确的结构、设备、材料、用钢量等技术数据,而且要增加一些不同声音的对话、研讨,提倡质疑、反思性的学术批评,这对实践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媒体,他们的优势在于对信息受众的灵敏度高、传播速度快,因此对传统纸质媒体生存空间的挤压已经十分明显。学报如何面对和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探索新的传播方式,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吸引年轻建筑师群体,是摆在谋划未来发展方向的编委们与内容制作和生产者的编辑部面前的一道共同的难题。但是,编委们认为,无论如何,学报反映的是国家建设的整体变化,应该从自己承担的历史责任来思考问题,不能满足于快速、但失之于碎片化的信息报道,而是要抢占更好的制高点,这个制高点在于如何选取独特的角度、如何组织有思想的学者来撰写文章。在今天的媒体时代,抢占制高点并不意味着哪个作品抢先被发表,而是哪个有思考深度的作者抢先被拥有。

作为实践科学的建筑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编委们强调《建筑学报》不能把自己关进一个狭小单一的天地之中,孤芳自赏,而是应该担负起向全社会普及建筑美学教育的责任,让更多的普通百姓理解建筑、理解场所、理解营造,调动更多的人帮助建筑创作健康地向前发展。
此外,编委们也对如何提高学术质量,争取进入国际公认的期刊库,提高引用率,让更多高水平的学者愿意为《建筑学报》长期供稿,提出了许多非常有益的建议。

在会议结束前,《建筑学报》新任执行主编黄居正代表编辑部执行团队感谢各位编委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在会议结束之后,编辑部会进一步认真地梳理编委们的建议,切实地落实到今后的编辑工作当中去。同时,结合编委们现场提出的建议,黄居正就未来初步构想的重点主题和内容作了简要陈述。在作品报道方面,《建筑学报》将更加关注事件性、实验研究性和技术突破性的三类作品,在报道方式上,将不仅局限于作品的基本信息,还要组织一些思辨性的、批评性的评论文章,使与作品相关的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因素充分地呈现出来,逐步建构起一个明晰的、包涵丰富内容的价值观体系。在学术理论方面,将重点组织“重读经典”和“中国现当代建筑史学研究”两个栏目的内容。重读经典栏目从地域上而言,范围函括国内和国外,从对象上而言,则不仅包括经典文本的再阐释,而且包括经典作品案例的重新分析和研究;中国现当代建筑史学研究栏目则关注:横向上,西学东渐带来的西方建筑学学科在中国本土如何落地,纵向上,传统的匠人营造体系在新的技术条件和文化条件下如何转化,这两者在百年的时代更替中又如何相互渗透、相互联姻,型塑出中国建筑的当代形态。此外,《中国建筑年鉴》中英文双语版的编撰也将纳入到今年编辑部的重点工作计划之中,在征集作品的过程中,希望得到各地区编委的大力支持。
媒体的功能,一方面在于客观地反映、记录当下的历史,为后来者留下一份可靠的值得研究的档案资料;另一方面,它是参与形塑历史的一股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建筑学报》办刊至今,历经一个甲子的风雨沧桑,它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书写者,而编委们对学报的未来则有着更高的期许,学报应该成为中国建筑行业的引领者,价值观的建构者和引导者,并继续秉持“综合性、权威性、专业性”的办刊原则,发扬严谨求实的作风,为推动建筑学学科的发展和中国建筑行业的成长与进步提供持续性的先导力量。

建筑学报
e511bc3a2af7d1977e47c3a920f11991.jpg                     
B Color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